Den Skyldige (2018) - 年度最佳電影

★★★★★
Den Skyldige是丹麥語,英文是The Guilty,「罪人」的意思。基督教有所謂的原罪,說人天生有罪,所以有犯罪的傾向,記住不要調亂邏輯,不是人犯罪所以成為罪人,而是人天生有罪、所以會犯罪。人又為何天生有罪?追本溯源,是因為人類祖先亞當和夏娃不聽神的話,吃了禁果犯了罪,被神趕出伊甸園,導致他們的後代即是我們,都要繼承這種罪性,而人的一生就是一個贖罪的過程。但,為何完美的神會造出不完美的亞當和夏娃?如果神造的不完美,神還可以叫作神嗎?邏輯上是想不通的,唯一的解釋就是,神無聊,想搞事!但,完美的神又怎麼會無聊?好啦,話扯遠了,或許我們這些不完美的人,是永遠無法明白完美的神到底想怎樣的,是吧?

這部丹麥電影沒有在香港上映,也不是甚麼大製作,而且是外語片,很容易被忽視,但這部入選今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小本製作,絕對是經典神作。神在於它從頭到尾都只有一個場景──報案中心、一位主角──被降職去接聽報警電話的警察、一種道具──電話,沒配樂、沒動作、沒特技、沒倒敘插敘、沒花巧剪接,除了對話,過場寂靜,就還是對話撐足八十幾分鐘的片長,透過人物的通話內容,電話裡頭對方的環境和行動的聲音來帶動劇情,讓觀眾自行想像當時發生的事情和畫面,這種大膽的做法,反映出編劇兼導演Gustav Moller的藝高,而〈Den Skyldige〉只是他的處女作,這位仁兄未來的作品確實令人期待。峰迴路轉的劇情,緊張攝人的氣氛,聰明破格的拍攝手法,一絲不茍的劇本,絕對是小本創造經典好戲的完美示範,未來這部戲應該會被翻拍再翻拍。

電影構思一個令人佩服的地方,就是開頭那些看似跟主要案情不相關的幾通電話,卻是主導未來劇情發展的重要理據。電影的焦點不單只是揭示電話那頭發生的案件,同時也是電話這頭男主角的一次心靈求贖、良心發現的過程。而兩者是互相影響的,男主角的個人遭遇,直接影響他對案情的判斷和反應,兩者絲絲相扣,非常有說服力。人總是喜歡先入為主,在不自覺的情況下,根據自己的個人經驗和閱歷,去主觀定斷眼前發生的人和事,這也是業力主導行為一個很鮮明的例子,無奈的是,我們基本上無法做到真正的客觀。先入為主的結果往往就是錯判形勢,導演就是利用這個人性的基本弱點,透過一通通的電話對談,讓觀眾自己根據所聽到的,去推斷可能看到的,逐步揭開案件背後的真相和男主角被降職的原因,最後我們認為的都不是我們認為的,原本認為的罪人其實是好人,男主角以為做對的,其實是錯!在最後做出補救的過程中,男主角也漸漸反省:對於已經犯下的罪過,我們無法扭轉改變,但我們可以選擇用甚麼態度去面對它!

所謂「三界唯心,萬法唯識」,作為佛陀的忠實粉絲,我當然不相信甚麼神,甚麼亞當和夏娃,甚麼伊甸園,甚麼原罪。宇宙的一切包括宇宙本身只不過是我們心識活動的反映罷了,沒有外在客觀實在的事,只有內在主觀虛妄的心!「一切有為法,如夢幻泡影」,一切都是如夢如幻的安慰劑,包括所謂的成佛!但無論如何,安慰劑是必需的,因為我們的心已經習慣妄想、分別與執著!正在作夢的,需要安慰劑繼續麻醉自己把夢境當作真實,而希望醒悟的,也需要安慰劑說服自己有醒悟這回事!

Comments

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

荃灣竹林禪院

屯門妙法寺

鑽石山志蓮淨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