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經



之前有個基督教徒問我說,基督教徒只要專研《聖經》就可以,那你們佛教徒是不是也只須讀一本經就行呢,例如《心經》?我感慨,佛教太複雜了,我們不僅有無數的經,還有無數的論和律,因為佛陀要因材施教嘛。

說到佛經,人們總是首先想到《心經》,但其實,《心經》絕對不適合初接觸佛法的人。就內容而言,《心經》涉及到很多概念名詞,例如「般若」、「五蘊」、「六根」、「六識」、「十八界」,「十二因緣」,「四聖諦」,「空性」,「菩薩」,「涅盤」等,單單解釋這些名詞,就可以使你暈頭轉向了,遑論理解。就理解而言,《心經》講的是第一義──絕對的真理,絕對意味著不能言說,是超越我們語言,概念的理解範圍,只能體証。所以如果說你已經明白了,其實你就還未明白,因為你還是依賴語言在思考,理解。二百多字的《心經》是六百多卷《般若經》的精華,所以初學佛的人,像我,可以熟背《心經》,但無須強迫自己去明白它。反而依《法句經》或《阿含經》裡面一些佛陀的實際教誨去做,修到一定程度,自然能明白《心經》的真義。
學佛是一條難行的道,因為在這條道上,佛陀一方面跟我們說,只要你努力修行,就能得到某些成果,但一方面他又跟你說,其實那些成果根本不存在。無論佛陀說甚麼,他最終的目的是要我們放下我執,也就是分別,才能以無分別智去體悟《心經》的境界,那時,你也已經成佛了,但成佛的你是不會覺得自己已經成佛的。

「揭諦揭諦,波羅揭諦,波羅僧揭諦,菩提薩波訶訶」,願我們一起離苦到彼岸,解脫成佛。當我說這句話的時候,我還是在執著要到彼岸,要解脫,要成佛。而其實根本沒有所謂彼岸或此岸,解脫未解脫,成佛未成佛,一切都只是我們的無明和分別作怪。但在未覺悟之前,我們還需要有所執,要執一些善的,好的東西。

Comments

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

荃灣竹林禪院

屯門妙法寺

沙田萬佛寺